327国债事件: 疯狂8分钟改写金融史, 市场为此停摆18年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7:31 点击次数:119

经济热潮下的隐患滋生
327国债事件,那可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,掀起惊涛骇浪的一件大事儿,就像一颗超级炸弹,把当时的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。
这事儿一出来,直接导致上交所总经理丢了饭碗,大名鼎鼎的万国证券也被接管,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更是像被泼了一盆冷水,全线关停。

而且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,那些被这事儿牵扯进去的人,命运一个比一个惨,流亡的、坐牢的、自杀的,甚至还有被判死刑的,各种悲剧接连上演,给这段资本市场的历史,添上了特别沉重又戏剧性的一笔。
咱们把时间倒回到1992年,在南方谈话之后,中国经济就像被点着了的火箭,蹭蹭地往上涨,变得特别火热。
但是呢,这热度一高,问题也跟着来了,通胀就像脱缰的野马,变得越来越严重。1993年和1994年的时候,国内的物价指数,也就是CPI,高得吓人,分别达到了14.61%和24.26%。
你想想,东西越来越贵,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了。为了把这失控的通胀给拉回来,1993年7月,人民银行赶紧想办法,宣布加息,还实行储蓄存款保值的政策。

这政策一出来,对国债市场的影响可太大了,国债的价格就像坐滑梯一样,“嗖”地往下跌。财政部一看国债卖不出去,发行变得特别困难,也着急了,就决定参照央行的通胀补贴率,给国债也发点补贴,好让国债能卖出去。
可是啊,财政部发的这个公告,说得特别含糊,到底加不加息,压根没说清楚。就因为这事儿,给后来那场超级轰动的327国债事件,悄悄地埋下了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

多空对决的疯狂博弈
327国债呢,其实是上交所国债期货的一个合约代码,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、1995年到期,票面利率是9.5%的3年期国债。
就因为财政部那个公告说得不清楚,市场上的人对这327国债到底值多少钱,产生了很大的分歧。当时万国证券站出来,成了最大的空头。
他们觉得,国债的票面利率肯定不会上调,而且通胀补贴率也就维持在8%左右。按照他们的算法,这327国债的价格,最多也就值144.5元。可另一边,以中金开为代表的多头,想法完全不一样。
中金开觉得,国债的票面利率肯定会上调,至少得调到12.24%,而且通胀补贴率怎么也不会低于10%。这么算下来,327国债的价格,至少得155元。

你看,多空双方对这国债的定价,差了10块多钱呢。这在期货市场里,影响可太大了,因为一点小波动,就能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,或者亏得底儿掉。
到了1995年2月,眼瞅着327国债马上就要到期了,多空双方的争斗,那叫一个激烈,简直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
万国证券在148元以上的价位,建了足足40万口的空头仓位。什么概念呢?
“口”是上交所国债期货的交易单位,一口国债期货,对应着2万元面值的国债现券。这40万口,那可是很大一笔钱了。不光万国证券,辽国发等其他一些空头,也加入了这场战斗,一起组成了空头阵营。
本来他们想着能大赚一笔,可谁知道,央行公布的3月份通胀补贴率,就像一颗炸弹,直接把他们的计划给炸飞了。补贴率竟然高达11.87%,这可比空头们预想的高太多了。
结果呢,327国债的价格,像火箭一样往上蹿,空头们的仓位一下子就亏了好多钱,大家都慌了神。
2月22号,财政部又发行了新一期国债,这对空头来说,简直就是雪上加霜。新国债的票面利率,一下子提高到了14%。这下,大家都在想,327国债加息的可能性肯定大大增加了。

万国证券一看这情况,心里着急啊,想赶紧做点什么挽回局面。他们打算加大做空力度,把国债价格给压下去。可这时候,市场已经被多头掌控了,不管他们怎么努力,抛出去的空单,就像泥牛入海,一点用都没有,价格还是蹭蹭往上涨。
2月23号,市场上突然传出一个重磅消息,说财政部决定给327国债加息。多头们一听这消息,士气大振,马上就开始行动。327国债的价格,一下子就涨到了150元。
这时候,万国证券可惨了,他们的空头仓位,已经高达144万口,远远超过了327国债的发行规模。局面完全失控,就像脱缰的野马,谁也拉不住了。

风暴之后的市场变局
在生死绝境中,万国证券孤注一掷。1995年2月23日下午收盘前最后8分钟,通过自营席位疯狂抛出2070万口空单,其对应国债现券价值超4000亿,竟达当年全国GDP的10%。
刹那间,327国债价格直线暴跌至147.50元,多头瞬间全部爆仓,万国证券戏剧性地从巨额亏损转为42亿盈利,完成惊人逆转。
但这般疯狂操作怎会被轻易放过。收盘后,上交所迅速展开调查,很快查明价格暴跌是万国证券自营席位自买自卖、对倒空单所致。总经理魏文渊怒不可遏,当即致电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质问。管金生试图以多头内幕交易为由辩解,魏文渊却毫不买账,要求面谈。
下午5点多,两人会面。魏文渊明确表示,最后8分钟违规交易必须取消,管金生则认为若取消,当天所有超限额交易都应取消,双方各执一词,不欢而散。

当晚10点,经反复研讨,上交所拟定取消最后8分钟交易的公告。11点,公告对外发布:16点22分13秒后的327品种成交全部无效,收盘价定为违规前最后一笔成交价151.30元。这一决定让空头刚迎来的“胜利”化为泡影,多空双方一日内两度体验破产与暴富的极端起伏。
次日,上交所紧急发布加强监管通知,设立涨跌停板、将保证金结算改为逐笔盯市、强化持仓限额管理,堵住国债期货交易漏洞。然而空头们却因昨日公告巨亏,今日又无法平仓,怨声载道。
为平息风波,2月27日,上交所休市并组织协议平仓。28日,327国债期货以150元价格平掉一半以上仓位,后续几天剩余仓位也陆续平仓,风波渐息。
1995年5月17日,高层叫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。管金生因受贿和挪用公款获刑17年,魏文渊因监管不力被免职,万国证券被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。此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停摆18年,直至2013年国债期货市场才再度恢复运行 。

327国债事件,就像一面镜子,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,还有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风波,让大家看到了问题所在,为后来资本市场从混乱走向规范,打下了基础,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折点。